当前位置: 首页 / 州情概况 / 民俗文化

阿坝州民俗文

发布时间:2023-08-21
字体:
访问量:
来源:州志办
分享到: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笛是一种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的民间竖吹乐器。它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赤布苏、沙坝地区的羌笛是秦汉战乱年间由南迁的羌族人从西部地区带来的。据史料记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纪时由音乐家京房加一高音按孔,成为五孔。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由此推断,羌笛的存在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想曲》、《莎郎曲》等。

羌笛吹奏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即使是一首简单曲调,其技艺性要求也很高。另外,羌笛在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制作羌笛一般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有度、质地坚韧、纤维细密、不易开裂的箭竹为材料,并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大小测定音准,孔距必须精确相等,否则音准不一。

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除了世代口传心授外,羌笛也成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渠道。羌笛的音律、音色、吹奏技巧独具特色,是我国民族乐器宝库中难得的珍品。

卡斯达温舞

卡斯达温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斯达温舞主要流传于四川阿坝州黑水河流域,因舞者身穿“甲衣”歌舞,汉语俗称“铠甲舞”。“卡斯达温”是黑水方言,“卡斯达”为“铠甲”之意,“温”或“贡”是“穿”的意思。“卡斯达温”是古代黑水人出征前,勇士们祈祷胜利,亲人们为他们祈求平安、祝福吉祥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歌舞活动。

据考证,“卡斯达温”最初可能是古羌部落在游牧、狩猎的过程中产生的祭祀礼仪。唐代以前,由于黑水河流域战事连连,它逐渐演变为将士出征前所举行的一种征战祭祀活动,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年节、庆典、喜丧等祭祀仪式中的歌舞活动。

黑水县的不同地区,“卡斯达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略有差异。

黑水县扎窝乡朱坝村的“卡斯达温”主要表现狩猎的内容和形态。黑水县红岩乡俄恩村的“卡斯达温”主要表现征战的内容和相关状态。黑水县维古乡的“卡斯达温”则主要表现男女道别和为逝去的勇士举行丧葬祭祀的仪式歌舞。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只有在勇士的丧葬仪式上才穿铠甲衣跳舞,以示对勇士的崇敬。

从历史渊源看,“卡斯达温”有远古羌文化与吐蕃文化相融的特点,尤其是呈梯形状的舞蹈文化现象,对黑水民族史、语言学、民俗学等的研究有重要资料价值。“卡斯达温”独具一格的多声部祭祀礼仪歌舞形式,对研究远古高原峡谷地带的部族文化艺术特点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卡斯达温”不仅在音乐、舞蹈上有独到的艺术表现,而且在民俗活动及对迁徙民族人类学基因等研究方面也能提供重要的线索。

如今,“卡斯达温”的生存环境正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极大冲击,急需抢救性保护。

澄海蜈蚣舞

蜈蚣,是一种丑陋吓人的动物,可偏偏有人将这种丑陋的动物化作舞蹈形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这就是潮汕舞蹈中别具一格的民间大型广场舞蹈“蜈蚣舞”。

蜈蚣舞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澄海西门陈成锦和石文勇两人。当时,澄海游神赛会之风极盛,各种各样的1节目竞相出现。酷爱民间舞蹈的陈成锦与石文勇见蜈蚣爬行,扭扭曲曲,十分有趣,从而萌生了创造蜈蚣舞的灵感。经过一番潜心研究,终于设计制作了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和整套舞蹈动作,经后人不断改进加工,已日臻完美。

澄海西门蜈蚣全长22米,分头、身、尾三个部分。头部长1米,身躯长18米,尾部3米。头部由颈、鼻、嘴三大部分组成,酷似“醒狮头”。嘴两侧有一对犀利的牙齿,两眼嵌上透光的绿灯,雄壮威武。身躯是用硬、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的,硬框用竹篾作骨架,每节55厘米,配足两对,共13节;软框只用布料缀成,每节长65厘米,称为“软肚”;再加上衔接首尾两节,共15节。舞动起灵活自如。尾部由两根藤扎成剪刀形,并套上红绸。头、身均涂上斑斓夺目的色彩。主体以外,还配上一颗球状的蜈蚣彩珠。

舞蹈动作的设计是模仿蜈蚣的神态和动作。蜈蚣是节肢动物,表演者均用半蹲的姿势起舞,运用武术的“双下常”、“丁字马”、“单弓”、“双弓”、“单恰”、“观音坐莲”等动作。蜈蚣舞动时蜿蜒穿梭,变化万千,构成了“3”字、“6”字、“8”字、“9”字、水波纹、蟠四柱和蟠梅花点等优美舞姿。同时,还有快速咬尾、翻肚、吐珠等紧张激烈的高难度动作。优美的舞姿与健美的武术融为一体,气势磅礴,情趣盎然。在起舞的全过程中皆由彩珠引路,整条蜈蚣两眼青光闪烁。十三节腰身各点上烛火,一条红尾巴高高翘起,上下摇摆。加上焰火助威,彩珠习射。至热潮处,犹如霞光满天,蔚为壮观,令人赏心悦目。表演时,常用“龙摆尾”、“出闸”、“飞凤衔书”、“柳青娘”、“水底鱼”、“白字吹鼓”以及民间小调作为伴奏乐曲。

南坪曲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坪曲子是流行于川西北高原九寨沟县(原南坪县)一带汉族(含少数回族、白马藏族)自弹自唱的民间艺术,曾经被成为“南坪琵琶弹唱”。在清朝雍正、嘉庆年间,由陕、甘移民迁入而流行。

200867日,四川省九寨沟县申报的“南坪曲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87-88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南坪曲子的起源,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嘉庆年间,陕、甘移民迁入,在近两百年的衍移融流中,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南方与北方的民间文化及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南坪曲子。

流行于川西北高原九寨沟县一带汉族(含少数回族)民间自弹自唱的说唱艺术。是人们在喜庆的节日,特别是新春佳节进行演唱的一种民间曲调。是九寨沟县民间传统艺术,以抒情优美见长,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讲有一定的文化层和文化圈,是川西北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群体活动形式。“南坪曲子”是用当地的方言进行演唱的,唱词语音也有自己的特色。语言朴实,除少数有固定的唱本外,多数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

“南坪曲子”主要是当地人民群众自娱性的演唱,在农村尤为盛行,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山民们在结束一天耕牧劳动后,或聚于庭前树下,或围坐于晚炊的火塘旁,弹起三弦琵琶,敲起瓷碟碰碗引吭高歌。特别在婚嫁节假之日,乡亲们欢聚一堂,群弹群唱此起彼伏,气氛十分热烈。正如人们所说:九寨沟县是“弹唱的世界,弹唱的海洋。”

羌族瓦尔俄足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自称尔玛人,因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地处茂县北部的曲谷乡西湖寨、河西村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为祭祀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瓦尔俄足”活动,汉语俗称“歌仙节”或“领歌节”。因是羌族女性为主要角色的习俗活动,当地人又称之为“妇女节”。

瓦尔俄足的活动程序主要有:1.“瓦尔俄足”前夜的活动程序:寨中妇女围聚在火堂边制作祭祀女神的太阳馍馍、月亮馍馍和山形馍馍(舅舅陪同);舅舅开坛、祝词;制作摆供品。2.“瓦尔俄足”这天的活动程序:前往女神梁子祭拜(舅舅带领);举行敬献、祭杀山羊仪式;舅舅唱经、酬神、祈神;领歌引舞;寨中有威望的老妈妈讲述歌舞女神莎朗姐的故事,让人们明确爱情、生育、家务等传统;男人们在旁烹饪、伺候;传送歌舞。

瓦尔俄足的重要活动中,舅舅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体现了远古时期羌族女性群体活动中母舅权大的特征,带有浓重的原始母系崇拜色彩,对研究古羌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女性习俗等有着重要的价值。瓦尔俄足展现的民间文化艺术,对于研究民间舞蹈“莎朗”的发展、演变也有重要的意义。

藏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置身高山峡谷,坐看云卷云舒。那黑白之间的交锋,恰是藏文化的完美演绎,涤荡心灵。

如今,藏棋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早已是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方式之一。两人手谈,足以真正体现民族文化的震撼与神奇。

民间流传的藏棋最常见的有:国王棋、孜久棋、狼和羊棋等十余种,现在人们说的下藏棋通常是指下成方棋。成方棋是通过国王棋、孜久棋的棋艺和棋术兼并吸纳并创新和发展而成,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成为中国最具传统棋艺的棋牌游戏。藏棋作为一种竞技游戏,与其它棋类一样具有游戏的娱乐性和追求胜负的竞技性,具有鲜明的藏文化特征和内涵,彰显出游牧民族文化的特点。

阿坝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半农半牧少数民族聚居县,也是自古以来藏棋传承保护最为突出的地方,藏棋延续至今,已深入到阿坝县各乡镇,已成为当地人农闲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藏学概论》一书里根敦煌古藏文文献研究得出藏棋是在吐蕃王朝前便流行的一种游戏,并认为善棋者是象征有智谋的人。据记载,藏棋最初流行于卫藏(西藏)地区,在敦煌古藏文文献中有记载,吐蕃赞布松赞干布大成琼布·苏孜色便是以善于下棋而知名,同时,藏棋在古代还被利用与军事中,两名将士通过下棋,就可以辨别出二者打仗谋略和智慧的高低。藏棋在经过1350年的历史风雨,到唐代已有明确记载。《旧唐书·吐蕃转》曰:“不知节后,麦熟为首。围棋击博,吹蠡鸣鼓为戏,弓箭不离身”,由此可见当时藏棋发展基本成熟并成为日常游戏之一。当时最为流行的是国王棋。佛教传入后,老百姓的观念逐渐产生变化,国王棋的棋艺和孜久棋棋艺兼容、创新、发展,形成了成方棋,使之成为最具体育和游艺性的藏族棋艺。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完善,成为中国传统棋牌游戏,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

藏棋作为一种竞技游戏,它与其他棋类一样具有游戏的娱乐性和追求胜负的竞技性,具有鲜明的藏族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文化,藏棋也有很多文化层面的内涵。在藏棋的规则方面它具有藏区文化和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藏棋为两人对弈,相关事物主要有棋盘和棋子,下藏棋首先在平面物体,如木板、石板、纸板、羊皮上使用黑炭、尖石,等画出棋盘,准备好与棋盘相当黑白两种棋子,棋子也可以随便使用石子、牛粪蛋、各类果实来代替。棋盘为正方形,由14条经纬线交叉构成,(24条、16条、10条、8条、6条)交叉点就是投放棋子的地方。藏棋的棋盘还可以根据对弈者的要求进行选择,棋格和棋子的多少随棋盘变化。

藏棋的棋子不论黑白,均是平等的,棋子在下棋者主观的安排下走动,不占据地盘,棋子在棋盘的任何一组组成阵形,形成攻势,就像牧民在广阔的草地上逐水草而居。败方棋子随着棋局的发展而逐渐减少。双方在下的过程中白方吃掉黑方,黑方最后的棋子只剩下棋盘一方的线条数,可以在棋盘任何地方跳跃塞着白方的眼或自己的打棋(成方),可以吃掉白方任何棋子,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藏棋的阵形名称和打棋的过程包含藏族精神文化信息,如藏棋阵形中的“吉祥八结棋”、“母牛项圈棋”、“牦牛砺角棋”、“拉萨棋”、“诅咒禅房棋”等。这些名称都是代表祥和吉祥,也是藏族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这些事物的名称,成了藏族棋艺中的名词。藏棋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完善,成为中国传统棋牌游戏,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藏棋拼子力运用战术计策来赢得胜利,讲究的是智斗,每个棋子在不同的位置摆放就会有不同的势。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下棋的场所主要有阿坝县藏棋协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只要有空,在自己家里,田边、草地上,路边随处都会有许多中老年人聚在一起下藏棋,下藏棋在阿坝县各乡镇已成为一种最快乐的竞技游戏和娱乐方式。

现今主要以阿坝县为中心开展藏棋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藏棋文化已深入到阿坝县域各乡镇,成为当地人农闲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汶川羌族碉楼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处川西北高原的羌族人民,在其历史背景下,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空间形态—碉楼,因而这里享有“千碉之国”的美誉。碉楼,羌语称“邛笼”,《后汉书•西南夷传》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过去,羌族碉楼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瞭望、防御、传递信息之用,也有身份、地位的象征之意;现在主要用作居住和仓储。

羌族碉楼的外形有四角、六角、八角与多角。各碉底层全部封闭,而在二层开小门一道,自二层起四周开无数内大外小的长方形小窗,以作通风、瞭望和射击之用。各层间用随时可抽取的独木梯上下。汶川羌族碉楼的建造材料主要为片石和黄泥。现存的碉楼以石碉为主。建造前,需由“释比”选址、作法,并依地形进行设计。施工前,工匠将片石用铁锤稍作加工,然后根据碉楼的形状与大小,先在建造地点处凿相应的基坑,直至挖到硬岩为止,再用铲板将拌和好的黄泥涂在打制好的片石上,层层垒砌压紧,使泥石胶合。石墙自下而上收方而逐渐减薄,墙的内侧仍然与地面垂直,外侧稍倾斜,重心向内,形成向心力,使碉楼牢固而稳定。每一层均架设直径约二十厘米左右的木横梁,上铺木板,层层相同。黄泥碉为夯筑,仅在汶川县布瓦羌寨有3座(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造方法与石碉相同。

羌族碉楼的建造工具十分简单,主要为铁锤、铲板。无论是石料还是黄泥建造的碉楼,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整个建造过程中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工匠的经验目测心会,这充分显现出羌人高超的建造技术。

历经几百上千年且不含一丝一毫钢筋混凝土的羌族碉楼,经历了1933年叠溪7.4级大地震以及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多数却牢固坚实,证明了其建造的科学性。

茂县羌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麦节(羌历年)也叫“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等,是羌族的隆重节日,活动内容以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为主,主要流行于四川茂县23个乡镇的广大羌族聚居区,在汶川县理县松潘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的羌族分布地区也有流传。日麦节系由羌族平阳历而得名,一般以农历十月初一为节日,为期三至五天。从内容上看,这种羌年活动反映的主要是羌族早期农耕文化的状况,但从表现方式中仍然显现出许多游牧、狩猎文化和万物有灵崇拜的遗存。

每当羌年来临,各寨都要在德高望重的老人的主持下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男女老少在草坪上围成一个个圆圈,先是载歌载舞,俗称“跳喜庆沙朗”,继而开饮咂酒,彼此互赠美食,共祝新年,纵情狂欢,直到深夜才尽兴而归。

羌年是羌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它集信仰、历史、歌舞、饮食于一体,从节庆活动中体现出羌人崇拜自然和先祖的民族个性,具有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理县羌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麦节(羌历年)也叫“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等,是羌族的隆重节日,活动内容以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为主,主要流行于四川茂县23个乡镇的广大羌族聚居区,在汶川县理县松潘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的羌族分布地区也有流传。日麦节系由羌族平阳历而得名,一般以农历十月初一为节日,为期三至五天。从内容上看,这种羌年活动反映的主要是羌族早期农耕文化的状况,但从表现方式中仍然显现出许多游牧、狩猎文化和万物有灵崇拜的遗存。

每当羌年来临,各寨都要在德高望重的老人的主持下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男女老少在草坪上围成一个个圆圈,先是载歌载舞,俗称“跳喜庆沙朗”,继而开饮咂酒,彼此互赠美食,共祝新年,纵情狂欢,直到深夜才尽兴而归。

羌年是羌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它集信仰、历史、歌舞、饮食于一体,从节庆活动中体现出羌人崇拜自然和先祖的民族个性,具有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族善于刺绣、纺织,精巧的工艺为其服饰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是藏族服饰地域风格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其刺绣,工艺精湛,针法不受经纬限制,适宜绣花草纹样;而嘉绒藏族编织由各种直线和几何形组成的纹样简洁美观,具有方折的力度感。因为杨华珍当年的这份选择和坚持,最终使羌绣、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3项工艺后来全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藏羌织绣。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特产,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四川省文化遗产。嘉戎藏族善于刺绣、纺织,精巧的工艺为其服饰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是藏族服饰地域风格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其刺绣,工艺精湛,针法不受经纬限制,适宜绣花草纹样。

长期以来,藏族的手工编织业一直与农业和畜牧业并列为西藏的三大传统产业。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尽相同,西1民的编织工艺在不同的区域,所表现出的技艺风格也各不相同。但作为必需的生活用品,编织工艺的用料主要还是以本地所产的牛羊毛为主。编织技巧也非常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一部编织机、一柄纺线锤。

在日常生活中,编织这些五彩缤纷的生活用品是西1民最热心从事的一项手工劳作,他们用牛毛编织口袋,编织格调厚重的髻具,编织装饰色彩浓艳,纹样单纯,放牧用的“俄多”,以及富有节奏感的花边腰带。这些格调质朴的工艺品,可谓是异彩纷呈,具有鲜明的藏族文化特色。

嘉绒藏族生活在高山峡谷、丛林地带,这里气候温暖,生产方式主要以农耕为主,兼营牧业。历史上他们的服饰主料为毡子(用山羊毛搓绞成细线后用手工织成宽30cm,长3cm的衣料),然后剪裁缝制成毪子衣衫,捆扎彩线编织的花腰带,妇女们还要系桃花围裙,头戴手工刺绣的花头帕,脚穿绣花鞋。过去嘉绒妇女农闲时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搓羊毛、织毪子上,一家老少的一套衣料几乎要耗去他们毕生的精力。姑娘们从12岁起就要开始学织花腰带、挑花、刺绣等女工技艺,待到出嫁时,以谁织的花腰带纹彩丰富,手工精细,数量多而为荣,不仅如此,腰带还是定情之物和馈赠长辈的礼品。挑花刺绣纺织等手工技艺在嘉绒藏族生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嘉绒藏族日常生活中依赖性很强的物品。

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直接体现了该民族的审美风格和民族特性,是民族的象征、文化的载体,也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所获荣誉

精美绝伦的唐卡和羌绣作品《吉祥八宝》、《释迦牟尼》、《四臂观音》等,受到高度称赞,并荣获联合国教科文民间组织颁发的“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大奖”。鉴于杨华珍女士在藏羌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联合国教科文民间组织还授予她“最佳文化传承人大奖”和“世界青年大会特别荣誉奖”。

四川省第四批非遗项目“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传承人,其策划并创作绣制的巨幅唐卡《释迦牟尼说法》及《释比观音盘金绣》在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博览上展示,分别荣获“特别展示奖”和金奖。

羌族羊皮鼓舞

美丽而神秘的岷江上游两岸,生活着一个十分悠久古老的民族——羌族。他们主要聚居在阿坝州汶川、茂县理县的高山峡谷之中。勤劳勇敢的古羌人,不仅以其独特精湛的建筑技艺闻名于民族之林,而且以其精美的挑花刺绣与能歌善舞著称。在众多的舞蹈中,“羊皮鼓舞”的历史最为悠久。

据文献记载:“羊皮鼓舞”原是羌族“释比”做法事时跳的一种宗教舞蹈,后演变为民间舞蹈。“释比”也称“许”或尊称“阿爸许”,是一种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宗教师,他既是原始宗教活动的主持人,也是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播者。几乎每一个羌寨中都有一名。诸如祭山、还原、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新生婴儿的命名,对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活动,都离不开他们。巫师仅限于男性充任,并可结婚成家。他们没有宗教性的组织或寺院,但要供奉历代祖师和“猴头童子”。

“羊皮鼓舞”何以渊源流传、如此盛行?传说是天神阿巴木纳带了很多在各种祭祀场所用的经书,由于路途劳累,休息时他睡着了,醒来时,所有的经书都被一只山羊吃进了肚里,正着急时,树上的金丝猴对他说:“羊子吃掉了你的经书,你快杀掉山羊,用山羊皮制成鼓,做法事的时候,敲起羊皮鼓,1就会脱口而出。”此法果然灵验,阿巴木纳为感激金丝猴,在做法事的时候,就佩戴金丝猴皮帽。从此以后,释比们敬拜猴头师祖或做法事时就大跳“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原是一种祭祀性舞蹈。又称“跳经”,羌人称“莫尔达沙”,后演变为民间舞蹈。它生动地反映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

羊皮鼓,鼓框木制,单面蒙以羊皮,鼓框高约11厘米,鼓面直径3840厘米,鼓框里面置有横梁。鼓身连在一个呈弓形的木把上,木把上端雕饰以羊头,下端拴系双丝彩穗。鼓棰用藤条或杉木制作(羌语称“尔握特”),呈勾形,长约58厘米,棰头缠以绸布,棰柄饰以彩穗。改革后的羌族皮鼓,单面蒙以双层羊皮,鼓框外表彩绘条形纹饰,鼓框周围装饰丝质彩穗。祭祀活动一般在每寨的神林中举行,由释比领舞,头戴插着野鸡翎羽和彩色纸条的金丝猴皮帽,手持铜响盘、神棍、彩旗等。舞蹈者在双膝不断地颤抖中,手持羊皮鼓,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商羊步”(俗称“禹步舞”或“跛子舞”)。释比口诵11分“上坛经”、“中坛经”、“下坛经”。比较著名的有反映人类起源的“木比塔造天地”、歌颂英雄的“迟机格布”、也有反映民族迁徙的叙事长诗“羌戈大战“。其余舞者跟随其后,用皮鼓和响铃伴奏。整个舞蹈鼓声和铃声相交,动作敏捷、矫健、激烈,节奏明快,烘托出一种严肃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

“羊皮鼓舞”是羌族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研究羌族历史的重要资料,极具民族特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四川省歌舞团、阿坝州歌舞团、茂县歌舞团和汶川县羊角花业余艺术团曾编排一系列“羊皮鼓舞”节目,被省、州电视台录播。因此,“羊皮鼓舞”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羌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羊皮鼓舞”舞姿灵巧,敏捷、粗犷,多为反时针方向围圈而跳。领舞者头戴金丝猴皮帽,左肩抗神棍,右手执铜铃。其他表演者手执羊皮鼓,人数一般为6——8人。由于鼓大而沉,舞动起来费劲,鼓的摆动是靠表演者身体转动,伴以膝的上下颤动才得以起舞,形成独特的风格。

这种舞蹈一般无乐曲,无歌唱伴舞,凭着鼓点节奏,响盘敲击出的不同音响节奏组合而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汶川的“羊皮鼓舞”队多次上北京演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

近年来,随着“释比文化研究”与“藏羌锅庄”的普及,“羊皮鼓舞”在汶川县境内也更加广泛流行,尤以龙溪乡的阿尔村、巴夺村、马房寨、直台寨和雁门乡的萝卜寨、月里寨以及绵虒镇羌锋村人的舞蹈最为活跃。如果说羌族歌舞是一杯醇香的美酒,那么,咚咚咚的“羊皮鼓舞”便是一部经典的史诗!

责任编辑:格让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