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羊圈里“长出”星空帐篷 马尔康“森老虎”下山育新业

发布时间:2021-05-10
字体:
访问量:
来源:州志办
分享到:


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文/图

星空帐篷、露天茶坊、科普走廊……近日,记者走进阿坝州马尔康国有林保护局(简称“马林局”)204林场毛木初森林人家,被这里美丽的风景和舒适的环境吸引,心生一种卸下行囊、留宿一晚的冲动。

“森工时期,这片土地是一片苗圃,后来变成荒山。几年前,还曾是老百姓的牛圈羊圈呢!”一旁,马林局党委办主任曾勇的这席话,让人忍不住探索、追问下去。

“森老虎”下山,苗圃荒废成牛羊圈

森工企业,是建国初期为满足经济建设中的木材需要而设置。在四川林区,先后有过101家森工企业,最后合并为28家。由于地处深山,砍伐迅速,队伍实力强,森工企业也被称之为“森老虎”。

“树木伐倒后,先进行打枝……”在204林场毛木初管护站几间房屋的外墙上,张贴着几十年前马林局职工进山伐木的照片,附带伐木技术指南。

建于1956年的马林局是四川省大型重点林业企业之一。几十年来,上万名职工扎根林海,艰苦创业,生产了上千万立方米木材。

“企业成立之时,就有了这块地。”曾勇说,起初这块地是一个育苗场,繁育林木种苗。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启动后,大规模伐木已不可能,伐木工人纷纷被请下山。没了育苗需求,这块地也就成了荒地,周边村民在地里修建过牛圈、羊圈、鸡圈。

发展生态旅游,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和众多森工企业一样,职工下山之初,马林局仅靠天保工程管护资金支付职工工资,人均年收入不能满足需要。如何通过转型发展拓宽职工收入,成为马林局上下“心头事”。

大约从2012年开始,马林局提出发展生态旅游思路,决定把所辖5个林场闲置资源进行盘活,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发展生态旅游,204林场毛木初管护站优势明显:周边河流环绕,鸟语花香,交通便利。到马尔康市区车程约半个小时,公路直通管护站。

近些年,马林局陆续投入400多万元规划打造毛木初森林人家,修建起16间客房35个床位,打造了可以举办小型讲座的多功能厅、宣教中心。2015年,8名参加了酒店管理等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正式上岗。

效益如何?随着人们对康养旅居、自然教育等风尚的追求,更多城市人向往山野旅宿的体验,森林人家不断迎来游客。“主要是夏天来避暑的、节假日来休息的或者来举办宴会的。”204林场场长曾义说,高峰期一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即便去年受疫情影响,收入也有60多万元。

这段时间怎么没人?曾义说,按照森林防火要求,目前森林人家暂时关闭,所有职工都巡山护林防火去了,恢复开放将按有关要求执行。

多条腿走路,不断把“蛋糕”做大分好

毛木初森林人家的华丽转身,是马林局坚持走生态转型发展之路的一个切片。

“十多年前,森工还没完全从‘两危’中脱困,不仅拖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而且连在职职工的基本工资都得不到全发。”马林局局长李万华说,近年来,马林局集思广益,依靠林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实行多元化发展。

他们组织动员职工工余时间开展林下种养植,养鸡养鸭,养蜂采蜜,养猪种菜,采摘野生食用菌等。同时,将富余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综合服务公司,面向社会开展液化气经营、物业管理等业务,时间不长便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他们还将收入一部分用于补贴职工工资,一部分作为产业扩展基金,先后又开展了资产租赁,酒店餐饮等业务。投资兴建起生态康养休闲旅游基地、“林家乐”“森林人家”等服务项目,已基本形成旅游接待能力。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职工一改往日穷酸模样,月工资从工程实施之初的人均500元增长到了现在6000多元。”李万华说,全局职工按户在马尔康市局机关都拥有一套宽敝明亮的现代住房,小汽车代步……

记者了解到,在历次阿坝州森工企业职工生活满意度调查中,马林局名列前茅。李万华说,生态旅游的“蛋糕”未来还要继续做大、做甜。“我们规划建设的‘梭磨河省级森林公园’已获得批准,‘雪马山国际户外运动公园项目’顺利签约……”


责任编辑:格让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